beat365唯一官网要说摄影在中国的历史,其实跟世界历史不差很多,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大约三年之后,在中国的江苏镇江,就出现了进行摄影活动的记录。1844年,是现存中国最早照片诞生的年份。
这是威廉·桑德斯在1870年代拍摄的作品——上海理发店,使用的是古老的蛋白照片介质,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国题材摄影作品之一。
如果对旧照片感兴趣,现在还是有不少画册的。比如这本《寻觅旧京》续篇,主要是老北京的照片。
收录大量珍贵影像和文字介绍,更在宫殿、园林、庙宇、民俗等板块之外,增添了市井街衢的内容,更为完整、全面地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至民国初期北京的面貌。
此后一百多年来摄影都是记录与创作的重要途径,直到了动荡的十年,不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摄影都不再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主编冯克力曾评论那时期的作品“本质上属于宣传照片,但相比同时期搞摄影的人来讲,抓拍的内容相对多一些。”而摄影评论家那日松在中信出版社《彩色的中国》一书序言中把这种“抓拍”称为“真诚的摆拍”,“因为他的拍摄对象都已经自觉地变成了荒诞时代的无法啊主宰自己命运的演员。”
到了1976年以后,中国摄影挣脱束缚,重获自由空间,那么这个转变的历史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可能知道的人真的不多,但是这么重要的节点又怎么可以缺席,所以就有了这本《家中的摄影班》。
所谓“家中”,就是以“星期五沙龙”为代表的民间摄影实践者在池小宁家中,大约持续了三年的摄影班,其主要形式是年轻的摄影爱好者向年长一代专家学习摄影。学习班所提供的、彼时极为难得的摄影教育和实践机会,使大部分成员相继找到了和新闻出版、影视或艺术相关的工作。
这本书通过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揭示这段承前启后的时间及其前后两个迥然不同的摄影史阶段之间的关系。
和很多历史大事一样,我们往往都只关注前后,对中间的转折点关注反而少了,对星期五沙龙的关注其实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转变的关注。
星期五沙龙,或者说是一个摄影兴趣班其实只是其中的一样,当时很多这样的兴趣班。主要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陆续返城的知青以及老一辈知识分子或被分配工作或进入了新的生活情境,两代知识分子在调适的过程中,多数在工厂当工人的年轻人求知若渴却无处可学,年长者则苦于无法充分发挥被搁置已久的专业知识。一些年轻人主动到乐意倾囊相授的年长一辈知识分子家中请教,催生了这种自愿自发的学习小组。
这个简单的学习班可以说是大佬云集,电影摄影师陈国铎受邀成为“星期五沙龙”的第一位老师,开始在池家讲课,通常是每周选择一晚上课,讲授曝光和胶片冲印等基本技术,以及人像摄影的技巧等。还有还有“北影”的摄影师李维明和杜煜庄,北京照相机厂的技师郝小石等,临时分配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科影”)担任特效摄影师的摄影评论家狄源沧(1926-2003),成为学习班的主要导师。狄源沧介绍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听课,并邀请到钱绍武、邵柏林等老师教授艺术课程。
最重要是狄源沧将摄影置于更广泛的艺术领域之中,联系并借鉴国内外其他艺术门类,如水墨、音乐和诗歌,从而拓展了学生文化艺术层面上的认知,并向学生展示了摄影作为表现性媒介的可能,而非只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我们常说决定照片质素的是相机后面的那个脑袋,而狄源沧可以说是给大家更换升级了脑袋,让大家重新认识到摄影是一种艺术。
除了于星期五晚间在池家授课外,狄源沧和这些摄影爱好者们还在周末或假期到北京郊外的山区和村庄(如大觉寺、十渡、顺义东府村和海坨山等)进行摄影采风,拍摄当地的风景、村民活动或肖像。
通过这本《家中的摄影班》我们除了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再次回顾摄影的初心,特别是在摄影越来越简单的时代,我们拿起手机就能拍摄。
现在还有AI功能加持,我们的拍出来的照片不但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后期更是简单,可是那是一种艺术吗?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拍摄更多是一种宣传,今天我们很多照片其实也是“宣传”的一种——自我宣传——一样是看似抓拍的“真诚的摆拍”。而最近更是有一种说法,手机横拍是最后的倔强。
从19世纪中期摄影术进入中国开始,直至当下,摄影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艺术媒介beat365官网、传播工具乃至大众文化现象,渗透、影响和形塑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留下的不仅是时代的形象,也有理解当下的线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超400%,股价却跌停!文灿股份回应: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海外工厂产品交付存在问题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美洲杯-劳塔罗第112分钟绝杀梅西伤退 阿根廷1-0哥伦比亚连续3届大赛夺冠
赛事预告丨2024LPL夏季赛·组内赛 上海EDG合创汽车 VS RA
售价接近1万!三星Galaxy Z Flip6哆啦A梦版发布:全球仅800台 限量抢